英伟达H20芯片在中国解禁引发的热度尚未消散,一场围绕“芯片后门”的风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。
7月31日,中国网信办紧急约谈英伟达,直接点明其H20算力芯片可能被植入了“追踪定位”和“远程关闭”功能。这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小摩擦,而是美国科技霸权肆意妄为的又一次鲜明例证——他们妄图既在中国市场赚得钵满盆盈,又埋下“数字暗线”以便随时对我们进行拿捏,可惜,这样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。
一块芯片,沦为美国的“遥控炸弹”
事情的转折犹如晴天霹雳。7月,美国突然松口,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,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时还特意着重强调“拿到了出口许可”,那架势仿佛是给中国市场送上了一份珍贵无比的“厚礼”。然而,这份“厚礼”还没等中国好好“拆封”,就被发现里面可能暗藏“毒针”。
网信办在公告中清晰明确地指出,H20存在“安全漏洞风险”,要求英伟达务必说清楚是否存在数据追踪和远程控制功能。要知道,H20虽然是专为中国市场“量身定制”的“阉割版”,性能比不上A100、H100,但在AI训练、科研计算等关键领域,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倘若它真的能够被远程定位甚至强制关闭,那么用它处理的政务数据、科研成果等重要信息,岂不是都成了美国可以随意查看甚至肆意销毁的“瓮中之鳖”?
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,美国的这种恶劣行径并非企业层面的个别行为,而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精心布局。他们正在大力推进的《芯片安全法案》,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:所有出口的受控芯片必须内置“安全机制”,这里面涵盖了位置验证、远程检查、强制更新,甚至远程禁用功能。这哪里是什么所谓的“安全机制”?分明就是给芯片装上了一个“电子遥控炸弹”,美国想让它爆炸就爆炸,想让它安静就安静,完全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赚着中国的钱,却狠掐中国的脖
这些年来,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,从未有过丝毫手软。此前,英伟达把性能大幅缩水的H20包装成“高端产品”,堂而皇之地卖给中国,一边疯狂挤占中国市场,一边无情压制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。中国企业为了技术进步,暂且咽下了这口气。但这一次,他们连基本的伪装都懒得做了——赚钱对他们来说还远远不够,他们还要伸出手来,死死掐住中国的数字命脉。
有数据显示,2024年英伟达仅仅从中国市场就赚走了超过170亿美元。如此巨大的收益,却依然无法填满美国那贪婪无度的欲望沟壑。美国议员甚至公开叫嚣“要在出口芯片里强制加追踪功能”,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也证实,这类技术早已在英伟达芯片上得到了实际应用。
这种“既要赚得盆满钵满,又要牢牢掌控一切”的强盗逻辑,简直就是把中国市场当成了可以随意肆意摆弄的“提款机”。他们卖产品给我们,却要掌握产品的最终控制权;他们赚着中国人的血汗钱,却随时准备用技术手段卡我们的脖子。他们难道真的以为,中国还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、毫无反抗能力的市场吗?
中国不妥协,国产芯片强势崛起“夺权”
面对美国这种“技术绑架”的恶劣行径,中国的态度坚定而明确:想要在中国市场做生意,就必须老老实实遵守中国的规矩。网信办约谈英伟达,要求彻查“后门”问题,这绝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为了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——任何可能威胁到数据安全、产业安全的技术,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摊在阳光下,接受严格的检验。
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依赖美系芯片的市场了。今年上半年,三大运营商采购的AI芯片中,国产芯片的占比已经突破了50%。华为昇腾910B不仅推理性能比H20强三成,而且成本还低两成,配套的自主生态也在日益完善。以前,或许有些企业会觉得“进口芯片更可靠”,但经过美国这一番令人寒心的操作后,谁还敢把企业的核心业务押在随时可能“翻脸不认人”的外国芯片上呢?
美国似乎完全忘记了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。如果H20的“后门”被坐实,英伟达失去的绝不仅仅是170亿美元的营收,更是中国市场的信任。政务云、能源、交通等关键领域,绝对不会再用这种可能被远程操控的“风险芯片”。到那时,美国的《芯片安全法案》恐怕就会变成“自断财路法案”——谁会愿意花钱去买一个随时能卡自己脖子的“定时炸弹”呢?
芯片作为数字时代的“粮食”,谁也不会傻到把“粮袋子”交给别人掌控。美国想靠“后门芯片”来拿捏中国,无疑是打错了算盘。中国的应对措施简单直接:你敢藏“暗门”,我就敢严查到底;你敢搞技术垄断,我就加速自主研发。等国产芯片彻底站稳脚跟,别说英伟达,所有试图用技术霸权施压的企业,都得好好掂量掂量:失去中国市场,你们还能在芯片行业的舞台上走多远?
美国的霸道行径,正在亲手将英伟达这样的企业推向中国市场的边缘。这条不归路,是他们自己亲手选择的,最终也只能自食恶果。
Powered by 鸭脖app是不是倒闭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